期末必备|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二)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二)学习目的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推测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 3、学习文章情景融会、叙议联合的写作手法,感受三位作者的文思、文采。知识积累文学知识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年),字逸少,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卒于会稽金庭。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
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羲之幼时不善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晋太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袒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
朝廷公卿看重王羲之的才器,频频召举为官,他都推却。后为征西将军庾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后与太原王述反面,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今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大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确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体现方面独具气势派头,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迈一派,对子女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绚丽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到元丰七年脱离黄州赴汝州,在黄州谪居了四年零四个月,共创作诗词文赋札740篇,其中《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二赋一词,成为千古绝唱。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人),中国历史上良好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革新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首脑。
欧阳修歌颂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厥后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的散文雄健精练、奇崛峭拔,大多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论述政治看法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
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看法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王安石的政论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很是强,其言精练明快,却无害于笔力雄健。其文以折为峭而浑灏流转,词简而意无不到。
《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联合得精密自然。序亦称 “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由,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先容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考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偏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泛起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偏向生长,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记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理想(情感和主张),论述作者的某些看法。字词汇总通假字1、趣舍万殊 “趣”通“趋”,趋向,取向2、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临面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4、山川相缪 “缪”通“缭”,围绕5、举酒属客 / 举匏樽以相属 “属”通“嘱”,劝人饮酒6、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一词多义1、修茂林修竹 高况修短随化 长,修短指寿命是非2、一若合一契 一起其致一也 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一觞一咏 有的,表现分指,一边……一边……悟言一室之内 数词,一3、东顺流而东名词动用,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 名词作状语,向东4、望七月既望 名词,夏历每月十五 望尤物兮天一方 眺望,远看5、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名词动用,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名词,下面6、如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如诉如泣 副词,像7、白白露横江 白色的不知东方之既白 亮8、歌歌窈窕之章 唱歌曰:“……” 歌词倚歌而和之 歌曲的曲调或节奏9、道有碑仆道 路,门路何可胜道也哉 说,讲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向西,向东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2)名词动用一觞一咏 觞:喝酒映带左右 带:围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下江陵 下:攻占顺流而东 东:向东进军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显出白色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 名:命名,称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名:说明确 2、 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动用渺沧海之一粟 眇小得像……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穷尽,走到止境。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2)形容词名用群贤毕至 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少长咸集 少长:少者、年轻的人,父老、年长的人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 :热闹的局面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而世之奇伟、瑰怪、很是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远的地方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幽暗 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3、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 视、听:眼睛、耳朵而其见愈奇 见:见到的情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 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传:流传的文字 4、数词动用且贰于楚也 贰:叛逆 5、使动用法引以为流觞曲水 流:使……流所以游目骋怀 游,骋:使……放纵,使……放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使……兴,使……发生足以极视听之娱 /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使……极,恣意享受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哭泣正襟危坐 正:使……规矩,整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使……错,弄错6、意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 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当其欣于所遇 欣:以……为欣,对……感应兴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侣 友:以……为侣,以……为友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 其次 古义:它的旁边,水边 今义:指序次或质量差 2、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义:这次聚会会议的诗文 今义:文雅3、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 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4、彷徨于斗牛之间 彷徨 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往返走动斗牛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5、白露横江白露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6、凌万顷之茫然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7、望尤物兮天一方尤物古义:心田所思慕的人,昔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优美理想的象征今义:仙颜的人8、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9、世之奇伟、瑰怪、很是之观很是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水平的副词,十分,很10、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念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11、于是余有叹焉于是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适用为一个连词1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右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现概数等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 古义:到达,到达,动词 今义:表现另提一事或到达某种水平重点虚词1、而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稳定者而观之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2、 之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吾与子之所共适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音节助词 向之所欣 扣舷而歌之代词,代“歌” 倚歌而和之动词,去,往及其所之既倦 纵一苇之所如3、以介词,在、从 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连词,表并列,而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因果,因此,与“故”组成牢固结构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连词,表原因,与“所”组成牢固结构,……的原因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其代词,它 以其乃西岳之阳名之也代词,它的 始舍于其址 其文漫灭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那 距其院东五里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些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第一人称,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副词,“其……乎”这个牢固花样,用来表现反问,可译作“岂非……吗” 其孰能讥之乎重点语句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西岳洞者,以其乃西岳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余之所得也(此……也)省略句 (众人)列坐(于)其次(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有碑仆(于)道(省介词)状语后置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昔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宾语前置句作甚其然也现在何在哉而又何羡乎定语后置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 有穴窈然课文精要明白主旨《兰亭集序》以平易隽永的文笔,描绘了兰亭四周目触之处的自然景致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聚会盛况,并从普通的游宴运动谈到生死观,驳倒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谬说,批判了其时士医生阶级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盛年不常而年华易逝的感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之情。
《赤壁赋》本文形貌了月夜的优美景致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出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对生的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反映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厚的情感融于景物形貌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游褒禅山记》本文是一篇叙议联合的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由,并借今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接纳“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掌握重点《兰亭集序》全文五段,分为三个部门。
第一部门(第一段)记叙兰亭聚会会议的盛况。文章从兰亭聚会会议落笔,首先用简练的文字点明聚会会议的时间、所在、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景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喜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展现了与会者沉醉在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情况中获得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部门(第二、三段)抒发作者的人生感伤。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幻化、情随事迁的情况。
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可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喜,“俯仰之间,已为痕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临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
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讲明自己的生死观。
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破例。接着作者针对其时士医生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简陋的社会民风,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讲明了作者努力进取的生死观。
第三部门(第四段)点名作序的目的。这一段,以“感”字作结,讲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发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赤壁赋》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使行文结构波涛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展现。第一段,形貌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划船,把酒诵诗。
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的欢喜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
哀怨,喜爱,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喜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第三段,客人感伤人生短促无常的灰心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慨。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
世间万物,英雄好汉,不外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骚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第四段,作者丢开小我私家的愁怀,浏览大自然美妙风景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覆,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稳定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光阴都不能保持稳定;从稳定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稳定的,用不着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痛饮,兴尽入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游褒禅山记》全文五段,分为三部门。第一部门(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由,是记叙部门。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段),先容褒禅山概况。
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末端,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第二层(第二段),记游西岳洞的经由。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差别的情况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展现一般游人就易遁迹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由。对所见情形,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其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第二部门(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门,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三段),写游西岳洞的心得。
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昔人,说昔人游览鉴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此讲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视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昔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尺度,经由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举行逐层叙述,阐明雄伟的目的、险远的门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志”“物”“力”三者,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三者缺一不行,而 “志”又是最基础的。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昔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昔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伤,提出治学必须接纳“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认,品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第三部门(第五段),是记游的末端,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这是写游记常用的花样。
本文关键词:期末,必备,高中,开云App官方下载,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方下载-www.jinxinsl.com
同类文章排行
- 韩国瑜选后首开直播 呼吁过年期间暂时不谈政治
- 【战时政治建警】有一种坚守叫我们是社区民警
- 2019考研预报名常见问题答疑汇总,一定有你体贴的
- 性生活过早容易导致宫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三步走战略|开云App官
- 阴道炎会引起盆腔炎吗 怎么预防阴道炎引起盆腔炎
- 爸爸去哪儿5被叫停内幕是什么 新一季爸爸去哪儿停播原因
- 小学各种作文写作要点、及写作方法指导,一篇全搞定!
-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时政治工作怎能提前编脚本背台词?
- 4月新番《FRAME ARMS GIRL》新角色元气机娘登场
- 女性如何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最新资讯文章
- 期末必备|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二)
- 《湖北日报》报道鄂州:政治监督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 “山寨”仪器执法凸显政府采购大问题_时事政治_中公教育网
- 拜托了衣橱大张伟喊鹿晗穿秋裤 新大鹿花式撒糖猝不及防
- 张艺兴再任《青春有你》制作人,期待张PD回归!
- 月经提前一个星期正常吗 月经不调可吃草莓调理
- 黄色t恤搭配这四种搭配 穿在街头回头率足足的
- 新时代新定位 新征程新贡献_时事政治_中公教育网
- 决胜全面小康要攻克堡垒、补足短板_时事政治_中公教育网
- 歌手2018霍尊帮唱嘉宾是谁 女神韩雪也是一名歌手
- 上新了故宫拟邀嘉宾有谁?赵薇秦岚重回漱芳斋
- 3种妇科病 就医前最好慎重“挑日子”
- 张天爱收工晒美照 却被调侃被滤镜坑了
- 简政放权今年还会加速跑_时事政治_中公教育网
- 不为名利遮望眼_时事政治_中公教育网
- 蒙面唱将2第九期歌单 蒙面唱将猜猜猜171105期嘉宾盘点
- 我想和你唱3阿依齐瓦尔个人资料 长得像热巴的齐瓦尔哪里人
- 《这就是灌篮》热血首播 最帅选手金灿狂圈粉
- 有效午睡助女人摆脱犯困干扰
- ‘开云App官方下载’你怎么YOUNG中国便怎么样,央视网“中国Y